小编杂谈 第36页

又闻燎麦香

1

三月十八,麦怀娃娃。大约在这之后的个把月,摘一把绿油油的麦穗,飞奔着回家,直冲锅台,一把拉开炉口的铁板,伸进炉膛中,旋转着燎烤。这是那时农村就地取材的季节性美味。 用不了几分钟,麦穗因火燎而呈深绿,直到外壳有点轻微的焦味为适。力求外焦里嫩,这个环节绝不能心急,否则会前功尽弃。麦穗...

阅读(1869)赞 (0)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诗和远方

1

父辈们齐聚在广胜寺霍山脚下,撸起袖子把山焦建成雏形的时候,我们正胸系红领巾,高声诵读“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这个偏僻的小镇,当团徽佩在胸前时,我们为成长、为理想而振臂高呼。外面的世界好精彩,我常想假如在下寺海池的泉眼上,扔一朵玫瑰,想象一下一路会经过多少地方,流入汾河,黄河,直到...

阅读(1916)赞 (0)

卖火柴的老女孩儿

1

这世间往往那个贩卖温暖的人,可能却是那个最冷的人。 寒风席卷了整座寂寞的城市,那些曾经在夏季最阔大葱翠的叶子,都干枯了。它们有的早已飘落,不知被收拾去了何方,有的还依然倔强地停留在树枝上,就像太多失去颜色的记忆。 唯有夜色可以掩盖这一切,没有了颜色,倒可以隐藏裸露的丑陋。寒风肆虐...

阅读(1997)赞 (1)

旧时光

1

记事起那些年,姥姥家的庄稼收成总是不佳,白面与玉米面总是成一定比例地储备着,并且白少粗多。只在做鸡蛋疙瘩汤用点白面,蒸二面馒头掺点白面,走亲访友是采用硫磺熏蒸的“白馍”,隔夜后便原形毕露,棒子面“古垒”,酸菜巴巴面属家常。 青黄不接的日子,尤其家要来人时,姥姥总是掀开面瓮盖,思来...

阅读(1624)赞 (0)

姥爷走后

1

“姥爷,你怎么不等我回来?”,我被明记哥从学校莫名其妙地接回来,仰望瓦窑头被浓云遮蔽的天空,不禁泪如泉涌!姥姥用干瘦细长的手摸着我颤抖的肩膀,平时习惯了与姥爷拌嘴的她,明显地极力抑制自己,不哭而神伤:“他撇下我一个人活遭殃…”。 窗台的一角,那台红色的半导体收音机,一同随姥爷下葬...

阅读(1474)赞 (0)

这世界上没有天生般配的两个人

1

“你看你们俩多合适!” “你看,你们一个郎才,一个女貌,真是天生的一对!” 这样的话,往往都是从别人嘴里说出来的,媒人,或者希望你们成为一对的大人。 而从来没有两个人说过:“看,我们真是天生的一对。” 所以这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天生般配的两个人。 最好的感情莫过于:你让我心动,我让你...

阅读(1868)赞 (0)

春日回望

1

新绿披上枝头的春日,我喜欢独自去瓦窑头,看看儿时住过的小院,转转童年撒野的河滩。 擦肩而过的路人,回望打量,投来审视而又莫明其妙的目光。我走着,安静地接受目光触碰时那种探究的询问。沿汽路,沿着去往瓦窑头小学的村巷小路慢步,儿时的我曾吹着柳条或杨树枝捻出的春笛,边走边踢着石子去小庙...

阅读(1645)赞 (1)

父母的守望

1

良久没有与父亲通电话,母亲说他很忙,每天微信刷得不亦乐乎。时不时给我发来关于疫情与国际时政的消息和极度夸张的表情。 父亲从大学毕业一直到退休,在工厂挥洒了人生最美的年华。生活起居并未因为退休而变得懒散。读书、看报、密密麻麻地做着笔记,成为他退休生活的常态,反而频添了几份情趣,并逐...

阅读(1652)赞 (0)

你的背影

1

大雪刚过,冬天已经很深了。她刚下晚班,骑着共享单车努力地穿梭在城市的夜色当中,努力的那个方向是她十平米的出租屋。 街灯在逐渐浓起来的雾中已开始变得昏黄,风也渐渐冰凉起来,像刀片割着脸;她的脸已变成紫红,嘴里呼呼地吐着热气,是因为她骑得很卖力,已经骑了七八公里,还有五六公里。 下了...

阅读(1876)赞 (2)

致青春

1

高考过后,我坐在家里,目光呆滞,无处可去,也无事可做。我妈不只一遍地在耳边称赞乔姨家的孩子活力四射。相比之下我就像个白痴,完全跟不上趟。 我妈是典型的赵城性格,平时说话直爽尖锐。见我若有所思的样子,我妈说我真是个不错的孩子。她在骗我,我心知肚明。她也知道把我明白与谁作对比。我不在...

阅读(1629)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