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一十说俗话

小编杂谈的图片

加减乘除的演算,和语言文字技巧,一如风马牛。然而,人们凭借生活赋予的智慧,时不时将算术作为词语使用,不仅简捷以叙事,三下五除二;且精妙于抒情,八九不离十。在下不妨拣选若干,说道个一五一十。

何谓一五一十?乡下加法计数,习惯以五为单位,一五一十,十五二十,且数且算,变繁复为简单。借用为言辞的表述,意思是条理清晰:在素材归类,“一五”是具细,“一十”是综合;在行文顺序“一五”为段落,“一十”为章节;在演绎推理,“一五”是缘起,“一十”是结果。若乖违一五一十,叫作“乱七八糟”,还会被责问:你说得是老几?!这“老几”,虽是未知数,指得却是一类人,在北方俗称“二百五”,也是从算术而来:旧时,铜钱以五百个为一封,二百五为半封,谐音“半疯”,极具嘲笑之意。在南方,则被称之为“三八”。

“三八”与“四六”,相乘都得二十四,人人都从每年的二十四个节令度过,所以吴越方言,喻指同样生活的人。人,何以有“四六”和“三八”之分?源于骈体文。骈体文词语,四字和六字相间,是为基本句式,俗名“四六文”,曾是撰文造句的经典参照。故此,说某人“四六”,指的是具有文化素养,是对其行为规范的褒奖;谓以“三八”者,由不通文理的悖逆,延伸为对不懂事理者的讥讽,始自文风炽盛的宋代江浙。上世纪初,戴手表成为文明人的标志,有人不知钟表的刻度只显示十二个小时,遂被称为“十三点”,取代“臭三八”,成为“四六不懂”的同义词,风行上海滩。

三七二十一——用这句乘法口诀,战国时的齐宣王,初创了一个成语典故。他仗着十万兵马,要攻打赵国,谋士掰着指头一算,摇头说使不得。因为赵国七万户,每户三人当兵,应该有二十一万将士,力量悬殊,恐难获胜。齐宣王称霸心切,大腿一拍:出兵,管他三七二十一!自此,这五字歌诀爆出新意,是为:横竖左右不在乎。“词变”的另一源头,在道家学说:人有三魂七魄,幻化为二十一魅,消散在死后的第三个七日,谓之“三七”;是日亡魂游走,离魄飞荡,亲属焚纸膜拜,其它诸事不宜。偏有敢跟神鬼叫板的人等,脖子一拧,这天想干啥干啥,全不计“万一”若何——人们每说到三七二十一,总以“不管它”为前缀,咬牙顿足,无异豪言壮语。

一退六二五,本是一句换算口诀,始创在民国初年。之前的老秤,每斤为十六两,更换为十两一斤的新衡器,有《斤秤流法》普及,第一句就是“一退六二五”,也称“一推六二五”,说的是旧秤一两,后退一位数,等于新秤的六钱二分五厘。其原意,早已寿终正寝,而次生的意蕴,或可万寿无疆,在于以此形容当事人的责任逃避,惟妙惟肖:“退”也,脚底抹油,溜之大吉;推也,嫁祸他人,作替罪之羊。恰好“六二五”谐音“一嘟噜”,多少麻烦事,悉数向下推诿,比之“踢皮球”,意象从容而潇洒。

算术术语的化用,使言说耐得咀嚼。譬如“二一添作五”,犹若谜面的有趣,谜底是“等份均分”。也有故意地误算:有人介绍其家庭,道是“一加一等于三”,比之“两口子和一个小孩”的呆板说辞,诙谐而亲和;还有“四六二十八”,用来鞭笞商贩的奸诈,妙在后缀语的“抖包袱”:给二十五吧,少要你三块钱!多少人情世相,经算术解构,别样苦辣酸甜,其滋味若“π”值,演绎不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迷惑行为大赏 » 一五一十说俗话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