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访劝学日记

(一)

今天是2020年春季九年级入校第一天,在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的洗礼,今年学生到校的脚步显得更加的沉稳,就连以前捣蛋毛躁的孩子也有士别三月,让人眼前一亮,变得举止有节,安静文雅。

刚刚过去的倒春寒也洗去了花开叶长的风尘,晴朗的天气似乎也应和着师生入校相逢的期盼和喜悦。和往日一样,每逢开学,甚至是节假日周末返校,我们关注的第一件重要事情就是对着名册查人,确保每一名学生安全到校上学,一个也不能少,这是我们对着校园上空飘扬的五星红旗相许的诺言。今年也不例外,尤其是在经历了这个特殊而漫长的假期,能够不落下一个学生上网课,再如期返校,是对我们工作的考验和检阅。

 

(二)

乘着盛春清澈的阳光,带着期待和责任,我们一行三人出发了,目的地是桑溪镇夭庄村,任务就是“一个也不能少”,找回未入校的学生。

我们学校是县城最东的一所山区初级中学,学校服务范围辖2个镇,服务直径最远处桑溪达40多公里。校园刚经历引汉济渭黄金峡水利枢纽工程淹没区整体搬迁,一座崭新的设施完善的九年制学校已经矗立在青山绿水的金水河畔。学校的全体师生正以昂扬的姿态迎接新学校入住后的第一个崭新的春天,不落一人的撑起这一片蓝天,将是新学校给党和人民最完美的答案。

带上名单,看着详细的信息记载:家长姓名、家庭住址、联系电话,我们信心满怀;电话无法接通,路该如何走,我们又有些茫然。据班主任反映,网课期间多次对该生电话询问,只有偶尔接通,且还是因对方信号不好而中断沟通。想到这些,我们不免有些担忧,不是担忧这没有信号的地方山高路远无处找,因为我们这为了孩子们练就的铁腿铜齿还是经受得住的,再说这山里生,山里长,山里工作,再加上近几年扶贫入户,这学校有学生的区域还是走过了好多地方,走山过水,入林爬坡不在话下。我们担忧的是这孩子在这样一个信号很弱无法上网课的长时间荒芜下,是否已被茫茫山野淹没,放弃了学习,放弃了学校。在这五味杂陈中,我们更是加快脚步:这一行不见孩子不罢休。

生活冷知识的图片 第1张

(三)

桑溪镇处于洋县最东缘,和佛坪连山接壤,与石泉、西乡隔河而望,接临黄金峡镇、金水镇,峰峦连绵,沟壑纵横,是由原良心乡和桑溪乡合并而成,地域跨度大,曾经是穷乡避壤的偏远乡镇。随着钒钛磁铁矿光耀如星,脱贫攻坚产业发展致富兴农,乡村道路入村到户,桑溪人正以他独特的方言口音和好客热情畅行四方,这也更加坚定了我们此行的脚步。

驱车走高速到大河坝出口,沿大黄路折返过隧道就踏上了桑溪地界。走金桑路盘旋一路上坡到香炉垭,我们停车问路,只见路两边几户人家大门紧闭,我们也知道,这正值春耕春种时节,村里是没有闲人的。正在发愁,从路边停着的一辆面包车上下来一人,我们赶紧上前,当他一开口说话,那地道的桑溪口音瞬间让我们眼前一亮,看来是遇到当地人了。他听说我们是去家访,更是热情耐心的给我们指引,从哪里向前,从哪里分岔;从哪里向左,从哪里向右;就连哪里是水泥路平坦,哪里泥土路坡陡都一一详细讲说,一边说还一边比划着手势,在山顶上,他就像是一个矗立的路标,指引着我们走向希望。他还一再叮嘱,分岔口别走错了,不然一个岔口走下去就错差几梁几湾。我也知道,在山里行走,一山看见一山近,实际道路隔很远。再加上现在乡村道路如网交织缠绕在山间村落,尽管条条道路都相通,但是近路更省时。

车影顺着山梁穿梭在新绿蓬勃的路上,路旁的刺藤上雪白的花儿馨香扑鼻。敞开车窗,伸手就能触到刚长出柔嫩如肤的草叶,画眉鸟在枝头欢唱,偶尔有几户人家红瓦白墙的小楼在路边敞亮的山洼处熠熠生辉。这一高一低的山路,车行其间,犹如一叶小舟扬帆碧波。不时响起的车底盘与坑洼不平的路面碰擦出的刺耳疼心声也淹没到鸟鸣花香中。就这样,我们走在鲜亮的春光里,萌发繁荣的草木用它们绿色的眼睛向我们微笑致意。当我们的目光穿过大自然的心脏,这些在阳光下抖动的姿态催促着我们的脚步。我们无暇畅享,尽快见到山路尽头的孩子,才是我们此行最美的风景。

 

(四)

不管是否情愿,生活总是催促着人们迈步向前,古老的先民迁徙,跋涉,落脚,脚步停在哪里,哪里就会生出炊烟。这弯弯的山路就是生命流动的踪迹,就是人生命运流转的通道。山路弯弯,弯出了山里人的艰辛,山有多高,山里人的脚就有多长,山路上踩不死的扒地草就是用汗水滋养;山路弯弯,弯出了山里人的希望,沿着弯弯的山路,世世代代的人们背着厚重的大山走向旭日春暖。

我们相信,沿着这山路,一定就能找到人家。终于在一个稍微平坦的半山窝处有两户人家,经一打问,正好就是我们要寻找的学生家。听说我们是孩子学校的老师,孩子的父亲赶紧停下正在屋旁地里耕地,连忙招呼我们。那头停下耕地的黄牛摇耳甩尾,似乎欢迎我们的到来。生灵通心,牲畜都是有灵性的,养久了,它们能懂得主人的心情。当我们走进屋子第一眼看到我们的学生,瞬间激动涌上心头。孩子第一眼看到老师,从他腼腆不善言语的表情里我们能看出有些惊讶和慌张,他那显得有些调皮的还在上小学的弟弟一骨碌从床铺上爬起来,转眼间就不见了。他赶紧穿好了鞋子,在父亲的指点下给我们端来凳子,招呼我们坐下。我们就坐在场院里,孩子的父亲也给我们端来了茶水,看着他端茶的还粘着泥土甚至是指甲缝里满是黑垢的双手,我接过茶杯舍不得放下,触到嘴边能嗅到茶和泥土的清香。肥硕的鸡群三三两两在我们身边悠然寻食,场院边的油菜地,枝头还开着花的枝干上胀满的油菜角在阳光下格外精神,地沟边一片片黄色小花朝着蓝天绽放。我们也招呼孩子和父亲一同坐下,那修长的已被磨光的木质长凳,似乎一下子将我们拉在了一起,我们能看清孩子父亲脸上数不清的皱纹,我们能感受到这块土地跃动的沧桑。看着头发杂乱甚至有些垢面的父亲,想想曾经少年熬成白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种,秋收,夏耘,冬藏,三件矮屋这般模样。再看看身边的两个孩子,是否还能沿袭这深山中的方寸土地,再次触动了我们这一行坚定的信心。

在交谈中我们得知,孩子的母亲在附近的黄金峡水利枢纽工地打工做饭,家里还有一个孩子在桑溪中小读五年级,就在这疫情期间,两个孩子学校的老师也打电话督促上网课的事,但因信号不好,手机也只有一个,流量也不足,接受老师的网课很不正常。从父亲越来越轻声缓慢的声音和拉拢的皱纹里,我们能感受到一种无奈和惭愧。听到这里,我下意识的再次打开手机,看着忽隐忽现的一格信号,我的心也随之震颤。当我们提出要接孩子去学校上学时,父亲满脸欣喜,连声道谢,孩子和父亲满口答应:下午安顿好明早八点钟送到香炉垭赶第一趟班车去学校。顿时,我们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但想想我们来时的路,要步行去赶车,心里还是有些说不出的滋味。目送我们离开,在我们身后的山洼里,又听到这位父亲赶着黄牛耕地的吆喝声,这声音裹挟着刚翻新的泥土味在山中随春风飘荡。

无论是靠山还是靠水,劳动者都有专属于自己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土地的味道,人间冷暖的味道。这些味道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勤俭、朴素、坚韧、拼搏等情感混合在一起,让人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

生活冷知识的图片 第2张

(五)

返回时我们按照孩子父亲的指引从子午河经桑溪沟,路边依然茂密的草木散发着春意盎然味道,坡上地头,随处可见稀疏的躬身耕种的身影。回头看着身后的矮屋和颠簸不平的山路,我们的整辆车、整个人突如压上了整座大山。

一个人就是一座山,一座山就是一个世界。一个也不能少,我们坚信每一座山都有迷人的风景,每一条路都风光无限。我们背着矮房的希望,我们也背着这块土地上不懈的拼搏,我们从这里出发,把背影留给大山,把前方汇入春风。让脚下颠簸的光芒磨砺出鲜亮的生命,走出一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迷惑行为大赏 » 我的家访劝学日记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