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home”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电视上放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那时我还在读初中。大概是初中三年级,又是在农村,电视剧其实看不大懂。只记得男主人公在机场逢人就喊“home”“home”。看得我很慌乱,很不安。后来终于有人接走他们,把他们送到一处旧房子,接他们的人又开车走了。他们看到房子内一切都很破旧,又沮丧又迷茫。男主人公在浴室发现是热水,惊呼起来。现在想想,真是美妙绝伦的隐喻啊。生活冷知识《北京人在纽约》的图片

我的外语一直不好。初中开始学英语,父亲花了不少钱给我买了随身听,但是没有英语磁带。现在想想,如果父亲给我买几盒英语磁带,或许我真的学好英语了。可那时农村人并不知道到哪里去买这些。初中时我的英语最低时只有几分。中考前突击,其实只要背下单词,便有不错的成绩。到了高中,我的外语依旧不好,随声听换成了复读机,但我已经在骨子里抗拒学英语。1997年高考落榜,英语只有80多分(150满分)。复读时痛定思痛,在英语和数学上花了绝大部分时间,第二年考上了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

刚上大学那会,补读积累的英语底子尚在。英语老师卖给我们每人一套听力磁带。可我只听了第一盒的一部分。那段时间,文学与外语是在我灵魂深处激烈斗争的天敌。四级考了四次才考过。在考最后一次四级前,我决定报考研究生。当时的想法很简单,既然要学外语,何不一举两得?现在看来,那时真是想的轻松。不过,我也确实下了很大功夫备考。在北京上英语考研辅导班,每天学到深夜一两点钟。当然,事后才知道自己如此用功,原因是手表慢了两个小时。只是奇怪,每天十二点回北航同学宿舍,他们已经睡觉了,此前他们都在看电视。

读了研究生,外语差不多扔了。从2007年到2009年,漫长的考博之路,只是在考外语。最后一次考得也不好,外语破格才算读上了博士。博士毕业后,我回广东海洋大学工作,当时学校资助出国访学,我报了名,参加学校组织的外语培训和考试,培训主要是听力和口语。考试听说读写都有,但是学校自己组织,相对容易。我最终获得了前往香港访学的资格。但那年我得到机会,回到母校工作。2015年,我又参加教育部留学培训部的外语培训,学了两个学期,但没有考过,次年七月补考才考过。说起来,真是一把辛酸泪。

明天,我就要经转北京、温哥华,前往维多利亚大学访学了。考过外语之后的两年间,我犹豫过很多次,到底要不要去访学?每次犹豫我都想到《北京人在纽约》中的“home”“home”。但我最终决定了,有幸申请到了留学基金委的资助,感谢林教授的邀请。特别是,感谢“A-小组”的鼓励和期待及为我饯行。

明年见,长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迷惑行为大赏 » “home”“home”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