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与竹

游黄山的人很多,有的专为爬山、有的专为赏景、有的专为写生、有的专为撰文,但内容都是黄山的景致如何如何地美。我却神来了一个想法:想写黄山与竹。我觉得文人墨客,都不会这么选择,因为黄山并不以竹出名,何况我什么也不是,而我却真真切切地有了这个太过唐突的想法,怎么想怎么觉得艰涩难懂,可奇怪的是这个想法让我无论如何也挥之不去。

小编杂谈的图片
未来黄山之前就已知黄山的传奇之美。“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多么霸气十足的赞美呀,让人遐思迩想。于是,就怀了膜拜般地心态阅读了黄山。爬过了黄山,真是被它的奇、秀、美所震撼。一路的奇峰突兀,怪石嶙峋,松柏苍苍,各自在这雄浑的大地上描摹自己惊世骇俗地壮美,各自书写自己的美艳与风华,美妙绝伦,如影如幻。那直立的千仞之壁,彰显了无欲之刚;那深谷之幽兰,敞开虚怀、自吐芬芳;那云海之涛岚,翻腾着博大也奔涌着虚无。它到底还是让人们懂得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警世深意。但无论如何,看多了,也还是要腻的。

一直以来喜欢一句名言“山,向更深更厚的大地索取;山,向更高更远的天空追求。”这是山给我们的启迪,这是山给我们的鞭策,同样,我们以山为偶像、为神灵,故有“高山仰止”的说法。可山真正的品质却是,以“岿然不动”的博大内心,笑看日月更迭,四季变换。日月苍老的是岁月,而时间雕琢的是美丽;时间记载的是历史,而岁月镌刻的是丰碑。

夜宿黄山之巅,雾霭蒸腾,心旷神怡。傍晚,落日的余晖烧着天边所有的暗云,一片火海,巍峨的群山在苍茫的暮色里成了一道又一道的黑色剪影,仍不失雄浑的气魄;早上,喷薄而出的巨大红日让天地一片亮堂,火红的朝霞绚烂整个天空,巍峨的群山还是一道又一道的黑色剪影,只是多了一抹金边儿,明明暗暗,起起伏伏,连连绵绵。在这里,时间似乎并没有苍老什么,只是变换了一种表现形式又把美丽呈现给了这个世界。

无论黄山是如何地美,只是峰峦之间的风云在变换,只是松柏花草在相互掩映,只是清涧流水在衬托修饰,而山只是以石的形象亿万年来保持着踏实的存在,这才是山的本体,变化地都是浮云、浮生,山以自己的凝重成就自然万物虚浮地美。山从不炫耀自己的高大,却给了自然万物尽情展示自己的峰峦。黄山无论如何地高大、俊美,毕竟是因了这奇峰、这沟壑,这奇峰是他高贵的傲骨,沟壑是他内敛的虚心。如果黄山上没有奇松云海,没有奇花异草,只是一堆怪异的石头堆积在一起,还会有那么多的游客流连忘返吗?连声称赞吗?我想:山应该是比人踏实,山比人凝重,山比人沉静,山比人敦厚,山比人宽容,山比人虚心。这才是我们真正流连欣赏的山。这也才是我们真正流连黄山的缘由。

皖地盛产毛竹,黄山之美,却不因竹。黄山之美,其骨为峰,其表为松。其骨巍峨磅礴,其表挺拔俊俏,一派君子气韵。黄山,崇山峻岭、峰峦叠嶂,上却不生竹,竹只在山脚下的丘陵上丛生一片,苍翠欲滴,朝沐霓岚,暮浴雾霭,蔚为壮观。

竹,是为花中之君子者,古人甚爱之,诗句中便充满了赞叹与称颂。“竹未出土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这是我读过的对竹褒扬最高的诗句,也是我最喜欢的一句关于竹的诗句,这也是我最爱竹的最根本原因。竹,没有松柏的遒劲苍幽,却也是生的修长挺拔,枝叶婆娑秀美,节操鲜明高雅,尤其是“中通外直”,又耐岁寒,惹得古今无数人爱恋。苏轼更是嗜竹如癖,遂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今人皆以瘦为美,竹便是最佳偶像。吾更爱竹之气节与品质。不管枝叶高可参天凌云,如何地秀美成林,始终保持一茎虚心,经风雨耐岁寒。

从黄山南门至索道入口处是一段蜿蜒盘旋的山路,九曲十八弯的,司机师傅路线很熟悉,盘绕起来让人有点眩晕。好在沿路两边长满了毛竹,棵棵笔直穿天,主干覆一层白霜,白霜下面透出深重坚实的绿色,是生命力的最好体现。这是今年的新竹,枝叶便在高高的头顶上形成了华盖,每一片竹叶都是苍翠欲滴的,向人们展示一种无法用准确言辞形容的美感,叶间会突然透出丝丝缕缕的阳光,闪着星形的光,耀眼夺目,平添了不少风景,眼睛就因此而灵动起来,思绪也开始飘飞了,眩晕的感觉便松快了许多。

听当地的山民说:笋子在未出土时,根便可在地下石缝间延伸两米有余,一场雨水落下,一个夜间就可以破土长出两三米高,不过几日,便可高穿入云了。真是一种韬光养晦的植物呀,静静地待在地下积聚力量,一旦时机成熟,便以“时不我待”的速度成长起来,让明月清风为之一醉。于是,便喜欢了郑板桥的《竹石》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随和与坚韧的完美统一,美与品质共赋一体。

可以想象着夜晚寂静如空的山林里,当一片水银似的月光撒下来,地上便会生出幽幽的倩影来,风儿掠过“沙沙”作响,似美人在耳边轻吟低唱,何等地入心入肺。也许,竹之美也就正在于她的虚吧,虚着月光,虚着倩影,虚着风雨声,也虚着自己的内心,愿意接受万物地充实。竹,外修其身,内虚其心。静静地生长在“虚怀若谷”的山林里,不愠不燥。

山是实的,竹是虚的,实有实的美,虚有虚的美,一虚一实,各有其实,各有其虚,矛盾而统一地构成了我们这个世界。实心留给世界,虚心留给自己。游历黄山而偏爱竹,别有一番意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迷惑行为大赏 » 黄山与竹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