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属感

归属感可以分为两种概念:一为地理上的归属感——这是普遍意义上所指的归属感——我们对“家”的思念和寻找,即我是否归属于这个地方?还是我永远只属于我的故乡,只有在故乡我才会有这样一种归属感?而另一种归属感是偏重于从精神层面来说的——我们对自己行为的归属感——做着这样一件事,它有没有让我觉得自己在靠近生命本质上的东西?我是否会永久地做下去,让自己永久地属于这个职业?这是我关注的。

如果你对你所从事的,没有任何归属感,那我劝你还是早作打算比较好。在一份没有归属感的工作中,你就好比一匹离群的马,其孤独尤甚。何必为难自己,苦苦经营着不属于你的圈子,身体累就算了,心也乏了,岂不是得不偿失?
我们的祖先世世代代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打从我出生起,我就居住在这一片熟悉的土地上,在这条温柔的河边。一直到我长大,去往外地求学、工作,才离开这里,我的足迹烙在了这些山川河流之中。尽管我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不过十几年,往后几十年的岁月里,这儿会是我日思念想的地方,我会想回到这儿,因为这是我来到人世最初的所在——它让我有归属感。这就是所谓的“根”文化——我们对故乡的永久追忆。

而随着我们的长大,我们活动的范围不再囿于“故乡”,拓展到更宽的地域、更广的人际圈之中。我们投身于社会这个大染缸,不知不觉就被牵扯到了各种各样的圈子之中。昔日的同学圈渐渐远去,建立了新的同事圈,还有鉴于你广泛的业余爱好所涉及的各色圈子。你是否会觉得自己从属于某个群体呢?或者只是在某个时刻、某个瞬间,你体会到一种归属感?

地理上的归属感,侧重于我们最初的思乡之情,那儿保存着我们最无忧无虑的那段童年时光。行为的归属感是较为理性的,可以上升到理想的层次,侧重于我们对生命价值的不懈追寻。于情未必于理,于理未必于情,这是两难的境地,大多数人都会面对这样的选择。要想于情又于理,何其难!

“归属感”常常和“安全感”联系在一起。有了归属感,安全感自然而然也就有了。我们之所以会怀念家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小时候的自在无忧,那份安适是在我们长大后,需要自己靠劳动去努力获得的。幸福的家庭是家人给予我们的,父母在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而幸福感是发自内心的,可于情亦可于理。

一份理想的爱情,必然是能让你体会到归属感的,要么“于情”,要么“于理”。如果你看到他(她),仿佛看到了家人一般亲切,不久的将来,你们会成为最亲密的家人。乡土社会里的归属感就是这样渐渐建立起来的。而倘若从他(她)的言行举止中,你仿佛看到了自己追寻已久的所谓“梦想”,他(她)会成为你最真实的那个“梦”。这是现下社会里的境况。生活冷知识的图片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描述了血缘和地缘。血缘,严格说来,只指由生育所发生的亲子关系。我把这个概念扩大了来说,就是我们的整个大家族所组成的关系,甚至可以扩宽到我的整个村人。这样一种由血缘构成的关系,它是稳定的力量。而地缘是从商业里发展出来的社会关系。在当下这种跳槽频繁的社会里,这样的关系是不稳定的,是不可能长久的。所有关系中,最稳定的一种,最可能给我们归属感。

维持一种关系,需要耗费很大的精力,特别是维持过去的关系。所以,我们会说要珍惜当下,不仅仅因为时间就是生命,更因为相比追忆过去、憧憬未来,其实珍惜此时此刻是相对来说,不那么费力费神的。我们会选择一切从易,抛弃过去和未来,生活在此时此刻,做好现在,该来的总会来,该走总有一天会走的。

其实,不论是地理上的归属感,还是理想的归属感,每个人的生活体验不同,自然会有不同看法和侧重点。或许,情永远重于理,在外漂泊多年的游子,无论在异乡生活了多少个春秋,记忆中最深刻的总是故乡里那一抹盛夏的清风和冬日里雪花纷纷飘落的场景。

“情”是一生的坚守,“理”是一世的追寻。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迷惑行为大赏 » 归属感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