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行渐远的胶皮轮大车

长鞭唉,那个一甩咳,啪啪地响唉……。″听到这熟悉的歌声,脑海中浮现出《青松岭》张万山手持长鞭,驾驭马拉胶皮轮大车的英姿。对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马车我总有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在我的记忆里,依然萦绕着乡间路上马蹄的哒哒声,车把式的吆喝声,鞭稍在空中叭叭作响的清脆声画面,虽然已成过往,却让人拂之不去。
说起马车,人们并不陌生,它几乎与人类的文明一样漫长。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初,农村的交通运输主要靠着畜力(牛,马,驴,骡等)牵引着胶皮轮大车来实现的。驾驭马车,一般由赶车经验丰富的男社员承担。
小编杂谈的图片 第1张
那时,生产队都有牲口棚,养着十几匹彪壮的马、骡、驴、牛。饲养员是专职的,全队的牲口都集中在这里,是集体的主要财产和重要劳动工具。白天,牲口上套走后,饲养员会认真地把牲口粪便清理出来,然后再撒上干躁的垫脚,接着打扫食槽,担满水缸,打扫院子,然后静静等待着牲囗收工归来。
马、驴、骡在经过一天的辛苦劳动之后,卸下车辆时往往是大汗淋漓,为了放松一下疲劳的身体,会躺下来,打几个滚,抖干净身上的土,才拉去饮水,然后拴在槽头上,喂青草或干草,吃完这槽草,才喂拌料(粮食)的草。
车把式一般是生产队精明能干的人,既要熟谙农活,犁耙耧锄样样在行,又要能驾驭牲口,对牲口的脾性要一清二楚。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自然产生了一些特殊语言:比如,若要马前进,就响亮地喊一声“驾!”,要马停步,拖长声音带起伏地喊一声“吁”,如需左转,短促柔和地喊几声“吁,吁”。如需右转,则急促轻声地喊“喔、喔”即可,马儿从小就接受这种“训练”,也就习惯听令了。

在当时的农村生活中,牲口拉着胶皮轮大车为农村发展,农民生活起到重要作用。早春,人们把羊圈猪圈里的肥料起出来,用马车运往田野。夏日,把收割的麦子运往谷场。入秋,又把地里的谷子、玉米、大豆、山芋连同乡亲们的希望运回到村庄。冬季,又成为农家建房运输唯一依赖的工具。
闲暇时,遇到赶集,走亲戚时,几乎每个家庭都离不开马车。车架上垫着柔软的谷草,上面铺上炕席褥子,成为接送老人孩子的交通工具,坐车人眉宇间洋溢着欣喜,洒下一路欢声笑语,成为田野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小编杂谈的图片 第2张
每年交公粮的日子是最壮观的场面,东方刚刚露出晨曦,乡亲们便早已来的队部,饮马,套车,装粮,沉甸甸的口袋装满了粒粒精选的粮食,乡亲们一趟趟扛到车上,不一会便装满马车,然后用绳子在四个角用力交叉勒紧,那场面犹如战车出征,壮观至极。当最后一车辆綑好后,这支披着霞光的马车队,承载着农民深深的家国情怀,从生产队的大院鱼贯而出,一辆接一辆驶出村庄,伴随着一路的欢笑和吆喝声,车轮滚滚,疾行在茫茫原野中,奔往国营粮站。
不能忘记,在那贫困的岁月,为了能让社员冬天少挨冻,生产队派出全部(四辆)胶皮轮大车,去天津的工厂,拉粉煤灰。每次去,头天傍晚出发,走一宿,天傍亮时到工厂,一边喂牲口,一边装车,然后趁早赶到郊外,人吃马喂,稍事休息,天黑前赶到家。粉煤灰,是煤炭燃烧后顺烟筒吹出的未充份燃烧的煤粉,在上升过程中回落到烟简底坑中的灰尘。人们把粉煤灰掺点粘土打成煤饼,虽然不禁烧,但也能点着火呀!在那些年代的寒冬给人们带来些许温暖。
不能忘记,社员们盖房,拉土运砖,生产队给派车,派车把式,给车把式记工分,社员只需交生产队少量牲口料。车把式和请来助工的乡亲们尽心尽力,多拉快跑。干完一天的活儿,卸了车,把牲畜交到饲养员手里,洗把脸,撢去一天的风尘,主人预备好四碟五碗的晚餐,人们围坐在一起,喝点儿小酒,欢声笑浯,仿佛赶走了一天的疲劳。

由于贫困,生产队喂养的骡马并不多,畜力不够又养了些牛驴。每架大车一般配备三匹牲口:驾辕的肯定不是骡就是马,拉长套的一般是学活的小马或是牛,拉边套的多是成年的驴。剩下的牲口留在家里犁田耙地。几位车把式对牲口爱护有加,装载多了,自己就舍不得挎坐车辕;需要牲口用力了,吆喝几声辕马和长套就会用上力,拉边套的驴往往会挨上几鞭子。出远门,住大车店,车把式再累,一宿三遍草料,一遍也不会少。
冬天,车把式总要把大车冲洗干净,用桐油把车身油得亮堂堂的。还要把胶皮轮拆下来,把轴承洗干净,换上新的润滑油。我在农村呆了十几年,生产队没有添置新车,这四架马车一直用到分田到户。
七十年代未,四个现代化又提上国家的日程,生产队置办了一些简单农机具。小四轮拖拉机出现在农村,耕田耙地比马拉犁耙快多了,在大道上运输比胶皮轮大车装得多,跑得快。但是,此时集体经济确实限制了农村农业的发展,随着分田到户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兴起,连牲畜也分到农户了,几家人合养一匹大牲畜,共用一辆胶皮轮,一畜驾一车,昔日威风不在。乡村的道路上,再难寻觅到过去那马蹄声声,强健有力,川流不息的田野风景。
承载着农民希望与梦想的马车,伴随着现代文明的疾速过程遭遇了前景堪忧的挑战,这个曾经闪耀而风光的名字,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环,不可避免地一天天走向黯淡,最终淹没在汹涌卷起的岁月潮流之中,取而代之的是机动三轮和和农用汽车。人们在耕种和秋收时节,更青睐于使用方便快捷的机动车辆。
威风凛凛的大马车,穿越在岁月的时光里正渐行渐远。但它留下的一幅幅朴素清新的画面,堪称绝美,让人回想起来韵味无穷。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迷惑行为大赏 » 渐行渐远的胶皮轮大车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