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电影

农村人讲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只要村里演电影,不要说孩子们,就连老年人也要看到三更半夜,不散场不家走。那时农村除去腊月正月排演些老掉牙的社戏,一年到头也没有啥热闹,为了省灯油,也为了躺在热炕上放放乏,老人孩子天黑就睡了,青壮年夫妻天黑也吹灯上炕,无休止地做小孩。
小编杂谈的图片 第1张
公社有个放映队,轮流到各村放电影,影片以革命战斗故事片居多,如《红日》、《难忘的战斗》、《地道战》、《英雄儿女》、《今天我休息》、《林海雪原》、《海鹰》、《东方红》等。放映地点一般在农村的场院。在大场的边上,埋上两根竹杆,在竹的顶部系上一块白色幕布,挂上一对儿音箱,然后在晒谷场中找好位置,摆上机器,调试
好,便可开始了。本村男女老少早早就拿了马扎儿、板凳占了最好的位置。当然也少不了四邻八村闻讯赶来的青年男女和半大孩子们。电影开演后,妈妈或奶奶搂着孩子,用大蒲扇轰着蚊子,不一会儿,孩子就睡了。

村里放电影一般在农活不太忙的时候,一年不过两三次,一次一般演两个电影。对于文化娱乐非常贫乏的农村来说,足够让村民珍惜,让小孩子欢呼雀跃了。城里的孩子没有看过露天电影,感觉不到那份快乐,实在可惜。

青年男女,一般不会老老实实地坐在场子里看电影,他们会站在场边上三三两两地聊天,不时地四处张望。电影开映后不久,就有人,一前一后,挑着灯光照不到的暗处向远处走去。露天电影期间正是有情人相会的好时机,相隔十里八里的小伙子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农村人,对自家闺女看管得还是很严的,姑娘大了,没有理由,晚上不许随便出去。有对象的,也得有人接,有事叫,方能到对方家去。看露天电影就成了冠冕堂皇的理由。演两个片子,有时和临村跑片还要耽误点时间,一晚上,有情人可以在一起甜蜜蜜三四个小时,电影散场了,再依依难舍,也得各回个家。要说也怪了,那时既没有私家电话,更没有手机,这种约会靠什么联系呢?看来心有灵犀一点通″这句话太对了,再有,眼睛是会放电的,情人的眼睛相互有磁性,一瞄一个准。
冬月里的露天电影,有点遭罪,老是“冻手冻脚”的。于是,站着的人跺着脚左右摇晃,坐着的人想缩脖子,可又怕被别人挡住视线,索性立起领子,也跺着脚。最可怜的便是小孩子,对电影的好奇胜过了对寒冷的防御,往往是被冻得吸溜鼻涕,被冻得手心发烫。
小编杂谈的图片 第2张
这种喧闹的场面,也成全了那些平时心心相印但是又不能独处的恋人,他们会趁这个机会用大衣把自己和心上人裹在一起,躲在人群后面享受着二人的甜蜜,对他们来说。看电影并不重要!
看电影时,人们也会准备一些小吃。夏天,头天晚上,打开院灯,可以捉到成盆的金龟子,白天主妇做饭时顺便卤熟,就成了孩子们的美味。从装满金龟子的兜里掏出一个,捻去腿和翅膀,放在嘴里嚼着,吃得可香了!冬天,看电影前主妇们会用沙土炒花生,炒莲子,家人们走时都会装兜里一些。看电影时,嗑瓜子、剝花生的声音不绝于耳。最香的味道莫过于少男少女把花生或瓜子仁嚼碎,再嘴对嘴地传到恋人嘴里,这味道不仅香,还甜!

农村看露天电影绝对比坐在电影院里有趣味,有人情味。男女老少的亲情是电影院里体会不倒的。全家出动聚在一起看同一场电影的场面更温馨。恋人们三四个小时羞于别人看到,却又割舍不掉的甜蜜,足以回味一辈子。
离开农村几十年了,再也看不到露天电影了!电影院也多年没去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迷惑行为大赏 » 露天电影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