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要警惕用力过猛

这是我今天打坐时,突然冒出的一句话,我想这是个很好的点,可以拿来深入探讨。先说一个我的咨询案例。

有位中年女士来找我做咨询,她曾经是职场精英。有了孩子以后,她不想让老人照顾孩子,按照她的话说“我不想让我的孩子重复我童年的遭遇”,于是选择辞职,全身心投入到照顾孩子和家庭中。她看了许多育儿书,因为她办事效率很高,做事条理清晰,也非常认真,所以一投入家庭,她就详细的做了很多计划,比如为孩子料理餐食、学习看书、坚持运动、陪伴孩子学习、玩耍、以及夫妻沟通等等。孩子小的时候一切很好掌控,所以她的计划完成的很轻松,老公对她非常满意。但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开始变得不那么“听话”,还出现磨蹭、受挫力低、在家脾气大、在外面胆小怯懦等等时,让她陷入一种恐慌与焦虑中,她认为这一切都是她造成的,所以她很想努力弥补这一切。而当再次付出不见成效,甚至越来越糟时,她变得彻底抓狂了,莫名的会对孩子和老公发脾气,有时是暴怒那种,事后又很自责。类似循环,经常上演。她找我,也想透过咨询来改善这一现状。

类似的案例我还遇到过,比如有位爸爸,他老婆在单位上班,朝九晚五很规律,而他在妈妈的公司帮忙,相对时间自由。因为他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因此希望能孩子小的时候,给予孩子更多父亲的陪伴。他也算是个蛮细心的人,虽然家里有阿姨,但孩子的衣食起居他样样过问,可谓是小心翼翼的呵护着孩子成长。但同时一边操心,一边又责怪妻子不够细心,什么都要自己亲历亲为。妻子当然不买账,于是夫妻关系也越来越紧张,一度闹着要离婚。孩子的确和他的关系不错,而且我也很喜欢这个孩子,发展也还不错,就是体质比较弱,容易生病,最困扰这位爸爸的,是孩子偶尔会出现歇斯底里般的哭闹或暴怒。

 

生活冷知识的图片
这两个故事,都有个共同点:无论是妈妈还是爸爸,都不希望孩子重蹈他们童年的不幸,也就是说他们体内本身就存在着因不幸而带来的各种匮乏,比如爱、边界与自我空间等等。虽然他们的意识层面,非常想构建属于他们意识形态的完美妈妈或爸爸形象,而潜意识层面,他们却无法掌控这份太过热忱的爱的力量,以至于有时太浓烈,灼伤孩子;或者太过粘稠,与孩子粘粘在一起,无法区分彼此。他们的所作所为仅仅是在用自己认为好的(多数也是自己童年所缺失的)方式照顾孩子,比如妈妈离职全身心陪伴和爸爸细心精致的呵护,会想当然的认为这就是孩子所需要的爱,却忽略了孩子真正需要的。他们因缺乏自我的探索和疗愈,以至于被自己的成长经历所困,所以只看到了他们能看到的世界,而非整体。

一颗树苗种在小花盆里,是无法长成参天大树的,如果希望它长大,就必须将它移栽到更大更宽广的空间里。孩子的成长也是如此。未出生的孩子与母亲,本来是共生关系。出生以后,父亲作为外部世界的客体代表,本可以很自然的帮助孩子突破这层共生关系,走向独立。因此在孩子的世界,母亲代表着融合,而父亲代表着分离。心理学家玛格丽特·马勒也在她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论中,将三岁前孩子的三个分离过程称为“分离与个性化”(感兴趣的可以上网搜索其理论)。这就要求父母在抚养孩子过程中,既要有无限的包容,又要有一定的边界和自律性,如此才能把握好关系中的度,孩子才不会因缺乏成长空间,而窒息在关系中。

就像案例中两位家长那样,太想照顾好孩子,其实是家长自身的迫切心理需要,而不是孩子的,如果成人意识不到这一点,很容易会将自己的需要投射成孩子的需要,于是关系的粘粘与拖累就会形成,孩子分离受阻,就会导致孩子的自我空间变小,没有了大的心理发展空间,所谓的容受力、受挫力、自我的控制、向外探索的空间等等都会被制约发展。

自我反思,自己在这方面做得也不好,和案例中的家长一样,我也是希望透过心理学的学习,努力追寻“好”父亲的形象,尝试构建一个更健康的父子关系(这其实是内在渴望修复与自己父亲关系的投射)。随着学习的深入,也觉察到过去在教育孩子方面确实太过用力,从而忽略了孩子个体的发展,是需要分离出一定的空间。如果延伸一下,我觉得不仅在育儿,生活、情感都是如此,用力过猛都会将关系推至冰点,变得越发紧张有压迫感。所以我的理解是,用力去工作是好事,只要全身心的投入,一定会有很好的回报。但经营家庭、生活、情感等等,懂得给予自己和他人一点空间,懂得剥离,才能放松去应对,反倒会收获你想要的幸福人生。

以上是基于我自己的学习与思考,也许不一定全面,如果你有不一样的理解,也期待把它写在留言区,让我们共同来学习,感恩同行路上彼此的相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迷惑行为大赏 » 教育孩子,要警惕用力过猛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