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寂如月

十五的月亮——在这座城市上空——朦朦胧胧,淡淡的晕圈,更增添了它的孤独。

走在路上,尽管车辆喧嚣,可喜的是草丛里的蟋蟀尖声“唧唧”地叫着,这无所不在的昆虫啊,躲在夜的角落里,却一派不宁静。正走上桥中,不经意间望到夜空里那轮圆月,然后才知道是十五。恍然一惊,这是哪个月的十五?还只三月,已是三月了。每次注意到黑夜里那一轮圆月,真的不是在十五,就是十六。也只有在这个特殊的日子,人们才会注意到寒月的美丽和清寂。

一天天过去,说不清是充实忙碌还是无限的机械重复,日子越来越如此般来去无影。渐渐熟悉一个新的环境,然后再次意识到它的繁复琐杂,一遍又一遍的动作,意识到被它捆绑限制住的东西,意识到这就是生活的实质,然后去想法子超越这表面上看似索然无味的重复。

路过的风景,每日都在发生变化。一点一滴地,不留痕迹。待你发现时,诧异它已完全是另一番模样!白色的苜蓿一如当初,真美!

 

前几日,断了琴弦,就着那根残弦弹了两天。虽然仍然可以练练指,不过不能完整地弹一首曲子。感觉实在不能这样弹下去了,得空便背着我的古琴去了附近一家琴院找老师换弦。下午三点便到了琴院,屋里只有一个办公的老师在。我向她说明我的情况,她让我在这里等等,老师不一定下午什么时候来。我便坐下来练琴,当然是用这琴院里的琴。因为我也不认得这里的老师,以为那位能够帮我换弦的老师若是来了,办公老师自然会叫我的。我便只顾坐在那里弹琴。觉得时间过去久了,看看时间,望望窗外,继续练琴。后来,陆续地也有人进来练琴,看得出他们是这里的学员。一直到六点多,屋内走出一男一女,中年男子穿着棉质的白色衬衫,宽松的蓝色棉麻长裤,女子穿着红色的长裙。我也觉得自己实在该去再问一下,这么等下去得到何时!一问才知道,原先大概五点进来的那位中年男子就是今天来教课的老师,他刚上完课。老师休息了一会,我将我的情况说与他,拿出我的琴。

“老师,我的七弦断了,我想问一下您们这里可以换弦吗?不过我自己没有钢丝弦。您们这里有琴弦卖吗?”

“你把琴放在八仙桌上,我看看。”琴室内,另一位在弹琴的先生也走过来看。

“哦,你这里,是七弦外面的尼龙断了。像她这种情况,一般是在七徽处吟猱而造成的。我去找找看有没有琴弦。”老师往屋子里处走去,在柜子里翻找着。

“不过,这根弦好像比你原先那根要细,声音可能更亮,不合。”

我接过老师手里的琴弦,与自己琴上原先那根比较了一下,确实要细一些,“老师,还有没有别的琴弦啊?”

“我再去找找。”

不一会儿,老师手里拿着两根琴弦走出来,与我的琴弦比对着。“这根应该是五弦,不行。”

“再看一下这根,这是根老弦了,可能有点短。”

我先摸了摸琴弦,比第一根要细些,与原先的七弦厚度相当。我们将琴弦拉直,长度刚好可以够到雁足处,确实是短了点,还是不行。

“看来,只能用第一根了。”

“之前有一位学员第一次换弦,换了三个小时。这也是一个力气活啊!”

······

琴弦换好了,老师将琴调准音。“七弦的声音和其他琴弦比,确实有些突出,不和谐。不过多弹弹,以后就好了。”

“嗯,先这样用着吧。谢谢老师!”

“不用谢。你要谢就谢这位先生吧,这根琴弦是他的。”

我将琴收好,在琴室再呆了一会,屋外已渐黑。

“你是哪里人啊?”老师问我。

“湖南的。”

“湖南哪里的?”

“怀化的,离凤凰比较近。”凤凰的名气应该是要比怀化大些,外人不知道怀化,或许知道凤凰吧。

“哦,怀化”,老师若有所思地说,“我之前有几个朋友就是怀化的。不过,我还没见过像你这么腼腆的湖南人。”

我笑了笑,“我算是特例吧。”

琴院门口左侧有一个笼子,里面有一只大白兔,真的是一只毛绒绒的大白兔,而不是一颗奶糖。想起自己曾经在实验室里亲密接触过的那些小白兔,那是多久以前的事了!

时间是有限的,想做的事却是无限的。妄想在时光里抓住哪怕是一丝痕迹,这样的妄想其实是可能的,时间会给出我们答案。

生活冷知识的图片

以上内容其实这是昨晚敲出来的,本来是该昨天发送的,总感觉不是很好,也不够完整。时间很快就到凌晨了,有些困,躺下睡了一会,十几分钟后醒来去洗漱,回来后再想想,索性就关了电脑,我写的都是什么内容啊,不发也罢,继续睡吧。然而,今天还是要发这些字,我还能说些什么呢?我的生活就是如此。

微信群里,有的在聊《太阳的后裔》,有的在追《欢乐颂》。打开电脑,弹出《山海经》的画面。倒是想过去看《山海经》这本书,毕竟那里有鲁迅的记忆,经典不可不读。而我在追什么呢?我在追“看理想”。大概一个月前,知道了“理想国”的这个节目,像发现宝藏一样,一口气将往期视频看完。先是追完了陈丹青讲述的《局部》,几集马世芳的《听说》。现在是每周两期的《一千零一夜》。对于《局部》,作为一个美术的外行人,当然只是泛泛地听听,有些过于“狼吞虎咽”般地嚼下那些内容。说来惭愧,目前《一千零一夜》里涉及的那些书大多是我没看过的,这样听听,也只是简单地知道有这么一本书,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仅当丰富我的闲余生活罢。

“在生活不能平静的年代,仍然坚持在生活中看到平静的味道,那就是一种对于这种不平静生活的抵抗与救赎。”

生活的本质终究还是平静的吧。不可能每日都发生着惊心动魄、刻骨铭心的事。老师说记叙文要写得一波三折、波澜起伏,这样才更能吸引读者的兴趣。可是现实中,哪里就事事一波三折呢?不过是自然如流水般地发生了。同样难得的是发现这平静中的不平静,或者说不凡,它也是一种无声的抵抗与救赎。我好像有些被自己绕晕了,不多说了。平静与不平静是相对而言的。当心如止水的时候,已无所谓“抵抗与救赎”,不是吗?

我还会去注意今晚的月亮。正如人们常说的,“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今晚也该是个月圆之夜,柔和的月光洒在我们身上,远方的你和我仰望着夜空里同一轮皎洁的明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迷惑行为大赏 » 清寂如月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