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花鸟,知春意 | 杭州

在所有我去过的春天里,杭州的春意是最浓烈的,全城皆桃红柳绿,把皇城里的杏花、武大的樱花、苏州的烟雨濛濛都给比了下去。

西湖更甚,就像从北宋的山水画或者南宋的花鸟画里走出来一般,座落在我眼前。游人如织里,我遇东风,且共从容。

生活冷知识的图片 第1张
初见西湖在阴郁的黄昏之时。湖滨的天渐渐暗下来,松鼠们开始乱窜。起风了,鸟雀也不归家,杵在刚长出新芽的树枝上,一边嬉闹,一边观赏人群。饭后出门的夫妇,以类似闲庭信步的姿态推着婴儿车,拂面而来的,是春风吹落的海棠花。

湖滨的万物有种怡然自得的融洽。这些生命就生长在这,花与树、草与小动物、湖水与来往的人群都扎根于此,就这般,一幅动态的西湖图卷跃然纸上。

我被这样的生态之美打动了,一眼入魂。

生活冷知识的图片 第2张

再见西湖是次日隐约有阳光的午后,坐公交沿杨公堤一路到了西泠桥,下车便是红翠相间,映入眼帘。此时我是独自一人游湖,在依依垂柳与明丽艳桃间,时走时停,摆弄相机,更具趣意。

途经的孤山路是西湖边人群最稀疏的一段路了,人文有西泠印社、文澜书院、浙江省博物馆和清行宫遗址等,风景有光华复旦、平湖秋月。我背着放有长焦镜头的行李,脖子上挂着单反,步伐沉重,心情却很轻盈。

生活冷知识的图片 第3张
去年寒假回家高铁上认识了一位复旦教授,是西泠印社社员,有幸在他身上见识到了篆刻艺术家的风骨。故此次来杭州,最想去的地方便是西泠印社旧址。

走进院门便有一股静谧之风袭来,楼台水榭皆被孤山南麓高树的余荫庇护,日光只能从枝桠中插缝投落,尚是晌午,却有凉意。

左拐上坡后才能见着西泠印社的石坊,杜鹃开了一路,给这布满青苔的古老石坊添了几分生机。继续拾级而上,便随处可见摩崖题刻。我不懂印,但处在这清幽之境里,仿若真能感受到百余年前,晚清几位大师们“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的兴致。

生活冷知识的图片 第4张
西泠印社旁不远处是文澜书院,文澜书院的不远处,是现属浙江省博物馆的文澜阁,一座存有《四库全书》的皇家藏书楼。

文澜阁内的假山颇具江南特色,层层叠叠,尽头是几株惊喜,花期正好的紫薇。我在假山洞中观花,花叶交错,夹杂着几束光,渲染出剔透的紫气,映衬得阁楼愈加典雅。

生活冷知识的图片 第5张
但要说观花,还是白堤的桃,太子湾的樱更明媚动人。

从平湖秋月起,到断桥残雪止,白堤的名与景听着都很素,瞧着却艳煞天下。桃花嫣红,柳枝碧绿,鸟雀啼鸣,我由不得自己,只能不饮自醉在这西子湖畔的江南春色里。

静伫时,内心有万千感慨,美人会迟暮,西湖却持有一种永恒的美,春华秋实,千百来她卧居于此,眼见王朝起,又见王朝落。在冬天银装素裹,打扮得凄美,但只要回到春天,她就会变回一个清丽婉约的少女。时间在她面前,只是不断在旋转的轮回。

而我身边这些从古至今、年年岁岁都忙趁东风放纸鸢的小孩,他们与这湖光山色一起,维持着西湖一如往昔的和谐春景。

生活冷知识的图片 第6张
太子湾则没有这种古韵。以山为屏,以水为脉,山水之间,是一片早樱,和摩肩擦踵的人群。我被夹在人群中动弹不得,推推挤挤,我几欲狂暴,幸好这风景足够治愈,刚上头的烦闷便被山谷的色彩震撼得服服帖帖。

好像《音乐之声》呀!我耳边不自觉的想起歌声,灵魂已经飘向草地,触碰落樱。美好的事物总能让人的心灵获得自由,自由是我旅行追寻的最大意义。

生活冷知识的图片 第7张
杭州就像一台时光机,打破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在这里人与自然、历史与未来都以恰到好处的模式并存着。杭州让我自由穿梭古今。

在这座城市里,我的心可以去任何地方,我可以变成任何模样,做一只枝头黄鹂迎春;做一只风筝欲上青天;做孤山上的一块石碑,记载百年风雨;做一条游船,在夜里亮起灯,让月亮也失了颜色。

我只愿再来杭州,再赏西湖。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迷惑行为大赏 » 见花鸟,知春意 | 杭州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