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材料刨的笤帚有它不可替代的优点。

我下乡后,爷爷奶奶陪了我们十来年。爷爷在世时,生产队种点儿高梁、黍子,秋天砍下高梁头,割下黍子苗,队上组织女社员手工挒下高梁粒和黍子粒,把高粱杆和黍子苗分给社员。爷爷会捡成色好点儿的高粱杆和黍子苗理顺,捆起来收好。这两样东西,爷爷会抓空儿刨成笤帚,除去留几把自用,多余的背到集上换几个零花钱。高龄的爷爷做这事时非常仔细,给我留下了一生都抹不去的记忆。

 

笤帚是当时每个家庭除尘清扫的必备工具,人们按照不同的功能将其分为两种:一种是整床扫炕、扫家归粮所使用的小笤帚,是用黍子苗做的;一种是扫地用的长把儿笤帚,用高粱苗做的。至于专门打扫户外场院的大扫帚是用竹枝做的,一般是从南方运来的,本地没有。

刨笤帚的工具是:一把剋丝的尖嘴钳子,若干细铁丝,一把短把儿的镰刀,一个勒子。勒子是:一根5厘米见方,40多厘米长的木棍,中间打一个1厘米直径的孔,两边各有一稍大的孔,可以穿绳子系在腰间,中间的孔要用一根1米左右的皮条穿过并固定,皮条的另一端用一个20厘米长,5厘米见方的木头,中间打一个1厘米直径的孔,穿过皮条固定。

小编杂谈的图片 第1张

爷爷刨笤帚的时候,我帮助打下手。需提前把高粱苗或黍子苗潲点儿水洇潮。爷爷坐在一小矮凳上,把勒子绑在腰间,双脚登住短棍。取适量笤帚苗,在皮条上绕一绕,双手握笤帚苗在皮条上上下移动,脚下使劲,用皮条把笤帚苗勒紧,用铁丝在一勒紧处绕二绕,用钳子剪断,搭头拧紧,用钳子尖嘴扎一小孔,把铁丝头捼进去。一道工房操作完毕。由此往复直到绑成笤帚的形状。一把笤帚扎成什么样子,大小,没有规定,全是眼看手做的手工劳动。大致成形后,用镰刀削去多余的苗头,手功整型,一把笤帚就完工了。至于刨的笤帚好看赖看,就是技术所在。

在爷爷言传身教之下,我基本掌握了刨笤帚的方法,亲身实践了几次,自以为技术尚可,刨出的笤帚像模像样,经久耐用。

小编杂谈的图片 第2张

新刨的炕笤帚形状就像只翘着尾巴的大公鸡。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它就会成为一个形似母鸡尾巴的秃头疙瘩,这时的笤帚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笤帚疙瘩,这笤帚疙瘩还会时不时地被父母用来施展教训儿女的特殊功能。

扫地的笤帚,新的时候用来清扫房间地面,立在炕根儿。时间长了,用禿了,就放在灶根儿,专门扫柴禾和灶边尘土。由于这种笤帚疙瘩像棍子一样沉且硬父母舍不得用这样的笤帚疙瘩收拾儿女。

用剩下的短的高粱苗,可以绑成直上直下的棒锤形,当地叫炊帚,是用来刷锅的,由于炊帚比较大,特别适用刷灶台上的大铁锅。

 

乡间有一种野菜叫笤帚菜。只要在地里长一回,留到土里的种子会年年出苗自动生长。笤帚菜小苗时嫩绿色水灵灵的,拔下来干干净净的,可以拌菜,炒菜,也可做馅,肉肉头头的,可好吃了。切碎了,拌上玉米面,蒸熟,浇上点儿蒜汁,可以当饭吃,当地人叫粑拉″是农人节粮度日的常吃饭食。

 

笤帚菜长大了,不用修剪,自己就会成长大大的馒头形,有点儿淡淡的清香,长在庭院台阶下也很养眼,还有驱蚊的作用,夏天,在高大的笤帚苗下铺张席子乘凉,也是很享受的。

到了秋天,笤帚苗枯黄了,用镐头刨下来,綑扎一下,用重物压一压,干躁定型后,用来扫院子,又轻又好用。

 

用农作物的秸杆刨制的各种用途的笤帚,干净卫生,没有任何污染;不含静电,不吸灰尘;轻便好用。可惜的是,现在大都被塑料尼龙等材料替代了,外型比农家笤帚好看多了。但我总觉得天然材料刨的笤帚有它不可替代的优点。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迷惑行为大赏 » 天然材料刨的笤帚有它不可替代的优点。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