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要不要搞个诗会呢?

最近几天,我一直在想:新年将至,要不要组织学生搞个什么庆祝活动呢?晚上,梦里居然是热热闹闹的新年庆祝活动。
今天上班路上,我还在想着这个问题。

生活冷知识《赤壁赋》的图片 第1张

以前我当班主任的时候,学校的活动真的不少。
每学期都有文艺演出,唱歌的跳舞的说相声的演双簧的……几乎所有的演出样式都有。那时候音响很差,但快乐丝毫没有打折。
还有几大球的循环赛。整个赛段,天天下午操场都有一场或两场比赛,还围着一群热心的观众,有学生,也有老师。
每年春天还组织一场春游。整个年级浩浩荡荡排着队,在操场整装待发。书包里背着简单的吃食,讲究点的是鸡蛋和面包,不讲究的就是馒头和咸菜。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由衷的喜悦。班主任自然牵肠挂肚担心着安全,只盼着平安回来度过这一关,但脸上的笑意还是满得溢了出来。
我那时候胆子大,周日还经常带着一帮学生去公园划船,爬那连象征性都算不上的假山,在公园里捉迷藏,玩得不亦乐乎。
那时,学生周末一句“找老师去玩了”就算给了家长交代。现在,借我一百个胆子,我也不敢带着学生出去了。
除了这些活动,还有班级组织的一些小型活动。
比如元旦,室外太冷,那就各班自己组织活动。
教室的桌凳往四周一围,空出中间作为演出场地;教室上空拉着彩纸,灯管上自然也缠着彩纸;黑板上是有美术特长的学生写出的美术字——元旦联欢晚会,美术字的边上当然少不了装饰的画儿。还有用班费买的瓜子花生糖果,就摆着桌子上,大家随便吃。还有小奖品,就放在讲桌上。
除了提前准备的诸多节目,还有击鼓传花的游戏,赶上谁谁就得出节目。
校领导也会与民同乐,所有领导组团,挨个班级晃悠一圈。在每个班象征性地吃几颗瓜子,看一个节目,偶尔也会被揪着表演一个节目,再热热闹闹地转移到下一个班级。
那些学习没有走在前边的同学,在这些活动中也刷出了存在感。
曾几何时,这些都成了遥远的回忆。偶尔想起,恍若隔世,我甚至都怀疑自己的记忆是否正确。

生活冷知识《赤壁赋》的图片 第2张

如今我早不当班主任了,但我还是可以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组织一些小小的活动,比如我可以利用晚自习时间,组织开展一场迎新诗会。
这种活动的好处起码有这么几个:能增加学生的积累,能把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连通起来了,能稍稍活跃一下学生枯燥的校园生活,能让部分学生展现自己的才华,没准就增强了自信、改头换面成了新人呢……
到了办公室,我几乎已经决定下来了。对,上早读就和课代表商量一下。
 
进了教室,安排好学生背《赤壁赋》,我先检查一下昨天的作业。
结果,新年诗会的念头生生被浇灭了。
有个学生,一如既往地没做作业。每次检查他的作业,我都在做着心理建设:不是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嘛,他的成绩还不错,那应该是他已经掌握了。
我有个同学在一所中学当校长,他们学校有个在一定范围比较有影响的老师,从不写教案,不参加学校的任何活动,学校的规章制度在他那里等于没有。我曾问过同学,对这样的老师你怎么办。他一笑:这毕竟是个例,随他去。
但我很难随学生去:他的成绩还远没有达到出类拔萃的程度;他对其他学生会不会有不良影响?大家会不会有样学样?毕竟,每个班总有几个不那么自觉的学生。
矛盾。犹豫。
不少学生做选择题还是一个简简单单的ABC,没有做题痕迹,没有改错,甚至,连ABC都是错误的。我随便指着一个地方一问,果不其然,压根就没真正搞清楚。
更糟糕的是有学生为了让我看到他有做题痕迹,在正确的地方随便划拉两笔,错误的地方他压根就不知道。
……

 

你说这种情况还搞什么活动?马上到学期末了,先把课内知识消化好再说。
可毕竟还有那么一波学生作业完成得质量不错啊。
那么,到底还要不要搞个新年诗会呢?
在二班上完课,我试探地说了一声,一片应和,热烈得很。
决定了,还是搞吧。
我大撒手,看他们能折腾个什么样。如果不错,以后可以多搞几次类似的活动;若太差,那就罢了,这次就当试水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迷惑行为大赏 » 到底要不要搞个诗会呢?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