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碎片化阅读,要过电的感觉

十多年前,反对快餐式阅读非常紧迫,现在,反对碎片化阅读也很紧迫。但在我看来,碎片化阅读才是正确的阅读方式。碎片化阅读本属阅读之常态,倘若不进行碎片化阅读,阅读基本上没法展开。生活冷知识的图片 第1张

从原典看,“五经”都是早期文献的汇集,这些早期的文献最初都是单篇,可以说是相当“碎片”化的。《论语》虽是孔子之言,但不是他的单篇演讲,而是大半生的语录汇集,不但是碎片的,而且许多话语的语境都没有了。《孟子》以后的子书才稍显著述的“整体性”,但如《庄子》也掺杂了不少后学的东西。这些著述都是单篇或碎片的拼接,又何必要从头至尾“整体性”阅读呢?

联缀碎片是中国古代著述的主要形式。司马迁“成一家之言”的《史记》,开创了纪传体史书体例,显然是避免陷入线性时间的整体感,而以碎片形式书写历史。我们仔细想想,历史写作是不是只能撷取碎片化的素材,而无法全部呈现所有发生的人物和事件?那么,纪传体是最好的碎片化著述形式。

魏晋以后,笔记小说盛行,《世说新语》《搜神记》《酉阳杂俎》《容斋随笔》等等,哪一部不是碎片的联缀?而貌似有整体性的子书在魏晋之后衰微,代之而起的是别集,别集是一个作者一生著述的联缀而已。《昭明文选》则是撷取各人之碎片汇集而成。宋代以后的儒家受《论语》和佛教语录影响,出现了很多语录体的著述,语录属于碎片化,更无疑义。

类书是适应碎片化阅读而出现的,可谓集碎片之大观。唐代各种类书如《艺文类聚》《初学集》等,至宋代有《太平广记》,至明代有《永乐大典》,至清代有《古今图书集成》,而类书之所以历代受到重视,更在于它便于检索,适合于按需阅读。

我对西方书籍了解不多,但感觉柏拉图以前,仍属于碎片化著述时代,亚里士多德以后著述呈整体性,但到尼采又反对这种整体性,开始采用碎片化的形式进行写作。生活冷知识的图片 第2张

既然作者大多以碎片化的形式著述,我们又何必要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地读完?如果不需要碎片化阅读,为何学术论文要有摘要?又有各种文摘类读物出版?

有关整体阅读的宣传、号召是罪恶的,那等于谋杀读者。当一个人将大部分阅读时间陷入到那些所谓的整体著作里,陷入到那些编织的大而不当的框架之中,陷入那些冗长无味的文字里,毫无疑问,这个人就被整体阅读杀掉了。他不但没有获得阅读乐趣,甚至可能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是谁怕读者碎片化阅读?是那些怕读者接触更多思想或思想火花的人。是那些企图用一本书或一套书来控制读者思想的人。是那些不愿意让读者独立思考的人。

阅读,是读者与作者在知识、阅历、情感、观念等方面的交流。我们热爱某个作者,为某个作者吸引,读完他全部的著作,这是没有问题的。但任何热爱这个作者的人,都没有权力强迫其他读者读完这个作者的著作。

阅读,有时候更像过电,瞬间而来,瞬间又去。一部书可能就那么几句使我们有过电的感觉,大部分文字可能都近乎催眠。我们没有必要读完每本书,作者不能写得简洁,还怪读者没有耐心吗?作者不能写得深入简出,还怪读者不够聪明吗?阅读,当然为过电而来,为酣睡而去。

要碎片化阅读,要过电的感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迷惑行为大赏 » 要碎片化阅读,要过电的感觉

赞 (0)